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心情家园

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安宁的角落,一个存放心情的自由领地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本博记录小河或喜或忧的心情,记录的是真实的小河。本博文字和图片若非特别说明,皆为原创。小河爱上编织了,博里会收入小河自己手编的衣物和小物。

采泥蒿  

2011-03-13 13:20:26|  分类: 家乡风味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采泥蒿 - 小河 - 心情家园        昨天上午忙着做水萩粑的时候,婆婆又想起了那好吃的泥蒿,以前婆婆吃的是我去野外采来送她的,春天来了,她又想吃那美味的野生泥蒿了。我跟婆婆说,下午带你采去。“好哇!”婆婆高兴起来有点象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 因为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名句,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蒌蒿,在我们这里常常称之为泥蒿,腊味泥蒿是一道非常好吃的野菜。

        吃过午饭,我本想睡一觉,可是楼下人多,太吵,睡不着,索性起来,婆婆又一次提起采泥蒿的事来。“好吧,走吧!”这几天天气很暖和,想来泥蒿应该长出来了的,差不多能采到了。于是我换好衣服鞋子,找来几个大点的袋子,准备和婆婆一起出发。这不,见我们要去采泥蒿,小表侄宇航也要去,自然他要去,他妈也得去了,还有他姑姑,于是堂弟也要去。就这样,我们一大群人朝水库进发,当然,走的是小路。

        沿河往下,路边有不少的泥蒿,但这些泥蒿太过分散,而且很瘦,我们还看不上,因为我知道水库边上有一个地方,有成片的泥蒿,到那里,不用挪脚,就只用蹲地上采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 不一会儿,我们便到达目的地,这里的泥地里果然长出一丛丛的泥蒿,非常鲜嫩,河滩上没有脚印,想来今年来采泥蒿的,我们还是第一批呢,我们倒是抢先了。不过,这个时候来采泥蒿似乎为时尚早,虽然长出来,但还非常嫩,非常浅。婆婆一边采一边叹:来早了,搞脏掉了(即可惜之意)。虽然早了点,但还是能拣出一些合适的来采的,也有一些虽然土面上的茎不是很长,但土下的嫩茎还不错,只要能扯出来,想必是更好吃的。采泥蒿 - 小河 - 心情家园

        我们正在河边采的时候,接到爸爸电话,叫我们也带一根回去,说是留着自家里栽。刚挂断电话,老公带着四叔也来了。他们就是奔着根来的,原来是四叔听说我们在采泥蒿,也要来采点带回老家栽去。老家在山里,是没有这个东西的,吃这东西还真不容易,于是堂弟就开始将那些泥蒿连根拔起,用他的话说,是连祖坟都给掘了。这不,他们带来两个大袋子给装满了。我们带的几个袋子也装满了泥蒿芽,大家满载而归。

      回到家,我们又开始清理泥蒿,剔除叶子,留下茎,炒腊肉,这个过程还真不太容易,妈妈和婆婆说我们采回的是“三两螺丝四两壳”真的不假,剔除叶子过后,这几大袋子里的泥蒿,剩下的可真不多呢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22)| 评论(6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